服务时间:08:30-18:00        联系邮箱:bcgmdjk@163.com
登录    |    注册

政策服务

TECHNOLOGICAL FRONTIER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服务 >> 政策信息
  • 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169.34亿…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1日凌晨消息,特斯拉汽车今天公布了该公司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特斯拉汽车第二季度营收为169.34亿…
  • 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全国第一

    科技日报记者何星辉日前,在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贵州省省长李炳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加速突破,增…
  •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拉善盟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时间:2018-01-15  点击次:691  
  • 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阿拉善盟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18-01-15 00:00

    • 浏览次数:492

    人民政府开发区、示范区管委会,行署有关委局,中央自治区驻盟有关单位

    经盟行署研究同意现将阿拉善盟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1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阿拉善盟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内政发〔2015〕142号)精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科技服务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结合我盟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自治区政府加快科技服务业的决策部署及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为目标,以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促进科技服务业向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开放化发展。

    二、发展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同创新、开放合作”的原则,集中全盟科技力量,努力构筑“八大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五大优势特色农牧业”、旅游业和口岸物流业。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培育一批能力较强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科技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升,科技服务业总收入达到50亿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以上,自治区级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0家以上,初步构建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

    三、重点任务

    围绕现代化工、现代农牧业、新能源、沙产业、新兴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新型建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重点开展研究开发、实用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应用、科技金融、科学普及等服务,提升服务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一)技术研究开发服务

    依托骨干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一批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现有研发机构科研条件和创新团队建设,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和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研发机构向社会开放服务,将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纳入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对设备的拥有单位和租用单位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提高科技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率。到2020年,盟级以上研发平台载体达150家。

    (二)实用成果转化服务

    支持各类科技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技术集成、中间试验、工业性试验和工程化开发、技术推广与示范、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服务。大力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综合性服务。

    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鼓励技术交易机构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技术交易模式。大力发展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移、专利代理、科技信息等知识密集型科技服务机构,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技术市场体系,建立企业、高职院校、科研机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转化、高新技术成果交易在推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到2020年,全盟技术合同交易额达3000万元。

    (三)创新创业孵化服务

    推进科技服务业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动发展,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孵化器。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为个体创业者和初创小微创新企业成长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利用老厂房、旧仓库、旧街区等存量房,探索众创空间等“孵化器+创业风险投资”的新型孵化模式。各旗(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为创客空间提供场地、通信、社保等方面的优惠和资金支持。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以自治区重大专项资金为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支持高职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科技型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在绩效评估基础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资助力度。加强创业教育培训,发挥各类服务机构在大学生创业就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载体作用。到2020年,全盟建成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16家。

    (四)知识产权服务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工作。以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提升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运营实施、评估交易、保护维权、投融资等服务水平,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流程知识产权服务。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对已授权发明专利给予资助,对促进专利转化应用,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给予经费补助。加快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供重点领域专利数据库检索和分析服务。到2020年,建立全盟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机构1家。

    实施知识产权及商标品牌战略,支持开展版权、专利权、商标注册、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服务,促进文化创意、文化科技融合等产业的繁荣发展,提升现代农牧业效益。加强对科技服务型企业商标注册、运用和保护的指导,鼓励从事农畜产品种养殖和加工的科技服务型企业培育知名品牌,积极注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提高优势特色农畜产品的附加值。

    (五)技术标准应用服务

    加快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服务,鼓励不同所有制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围绕绿色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以及绒毛、沙生植物等领域,加强检测技术攻关,提高检验检测基础能力。加强计量技术装备建设,提高社会公用计量水平,加快建立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能源计量等社会重点、热点方面急需的计量标准,到2020年,新增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5项,计量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服务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加强质量检验能力建设,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培育煤化工、盐化工2个重点实验室,新建食品包装材料检验室、沙生产品、珠宝玉石产品质量检验3个地方实验室。到2020年,全盟依法取得计量认证或资质认定的各类检验检测认证服务机构达30 家。

    (六)科技金融服务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探索发展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和服务模式,努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建立科技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尝试开展科技担保、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试点工作。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机构对科技企业进行投资和增值服务。推动发展科技融资担保、科技保险等金融服务,探索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奖励制度、科技担保风险补偿和再担保制度。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服务科技创新,完善融资担保机制,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七)科学普及服务

    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开展公益性科普服务,免费开放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场所。把握公众科普需求,加强科普产品研发,拓展传播渠道,带动模型、教具、展品等相关衍生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日等主题活动作用,依托互联网建设科普教育平台体系,实现科普宣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非涉密科研设施,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捐助或投资建设科普设施。支持各类出版机构、新闻媒体开展科普服务,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阅读活动,加大科技传播力度,提供科普服务新平台。到2020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0%以上。

    四、主要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加大财政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盟、旗(区)财政要进一步创新投入方式,优化投入结构,通过后补助、贷款贴息、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支持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加大对中间试验环节的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投入科技创新。

    (二)强化政策保障能力

    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有关财税政策,支持我盟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落实科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等创业就业税收政策等普惠性税收措施。

    (三)推进产业化和市场化

    把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纳入《阿拉善盟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科学确定全盟科技服务业发展目标和路径。结合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和阿拉善盟实际,深入研究和分析科技服务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系统谋划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推广和产业化工作。

    开展科技服务业企业认定试点工作。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基础好、能力强的科技服务、知识产权应用示范企业,打造一批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大力支持非公有制主体进入科技服务业。壮大一批科技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对入选企业和服务机构给予财政、税收方面的支持。推行企业所属研发机构法人化、市场化运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四)优化调整结构与布局

    培育科技服务业产业集群,以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为重点,以支撑园区基地优势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动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围绕区域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七网”同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七业”同兴。着力发展新能源、现代化工、新兴材料、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六大”工业支柱产业和有机农业、高端畜牧业、特色沙产业、精品林果业、休闲农牧业“五大”优势特色农牧业。促进战略性产业向重点园区集中,打造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集聚的洼地。

    (五)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措施

    面向科技服务业发展需求,支持高职院校调整相关专业设置,加强对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训。积极利用各类人才计划,引进和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服务高端人才。依托教育培训机构、学术咨询机构、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科技服务人才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完善科技服务业人才评价体系,健全职业资格制度,制定适合科技服务业人才特点的职业资格认定或职称评定办法,调动高职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人才在科技服务领域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六)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支持宽带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加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云计算、物联网、高清等新技术,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智慧阿拉善”建设,加强“阿拉善城市馆”等电子商务平台和支持阿拉善盟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共享内蒙古科技创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科技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支持发展竞争情报分析、科技查新和文献检索等科技信息服务,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询和知识服务。

    (七)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

    建立与相关盟市科技服务业协同发展工作机制,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开展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区内外交流合作,促进科技服务资源流动和共享。吸引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知名高等学校与我盟开展合作创新。面向军民融合开展科技服务,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扩大科技开放与合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策克、乌力吉等口岸开展跨境科技服务。

    (八)建立实用考评机制

    建立盟直有关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全盟科技服务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重要政策制定、重点项目推进的统筹指导。依据国家科技服务业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统计指标评价体系,制定《阿拉善盟科技服务业统计调查工作方案》,对科技服务业进行专项统计,做好科技服务业年度形势分析。把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成效纳入科技进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本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盟科技局要会同相关部门,抓好对本方案落实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文件下载: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厅关于印发《阿拉善盟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阿署办发〔2018〕2号).pdf

    政策解读:《阿拉善盟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实施方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