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第二季度营收169.34亿…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21日凌晨消息,特斯拉汽车今天公布了该公司的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特斯拉汽车第二季度营收为169.34亿… -
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6年全国第一
科技日报记者何星辉日前,在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贵州省省长李炳军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加速突破,增…
创新方法让我区企业活力满格
- 发布时间:2020-01-20 点击次:655
-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发布日期:2018-01-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自主创新,方法先行。掌握创新方法,就拥有了更开阔的思路和开放的眼界,也就有了改变当下和探索未来的更多可能。
我区高度重视创新方法工作的开展,一批又一批一线技术骨干和工程师系统地学习创新方法,越来越多的企业构建了与创新方法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并且将创新方法逐步深入地植入到日常技术研发工作中,不断推动自身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现在,自治区摸索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方法应用推广模式,创新方法逐步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力支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
2017年12月9日,在第二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的舞台上,全国十强参赛项目正在角逐最后的大奖。4个环节结束后,坐在台下的包钢巴润矿业有限公司张同杰师傅终于松了口气,这一刻,全国铜奖的奖杯尘埃落定。“作为普通工人,我和我的团队从没有想过能站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捧起闪闪发光的奖杯。”
“以前,每到冬天,我们的柴油矿山车就很难运行。如果不及时根据气温变化更换柴油标号,就会导致柴油型发动机供油系统内部出现柴油凝结的现象,严重影响采矿场正常的工作进度。”张师傅介绍,过去常用的办法是用火盆烤油箱,利用外部热源加热整个供油系统,行业内遇到此类问题一般都使用这样的办法。
2015年,自治区科技厅在包钢集团举办了创新方法深度应用专题培训班,按照培训要求,每位参加培训的人员可以携带一个课题。机缘巧合下,一直萦绕在张师傅脑海里的想法有了实现的可能。“参加培训之前,一种柴油型汽车燃油装置只是一个构想的课题,通过培训班,我开始尝试用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方法将这一课题变为现实。”
短短2年时间,创新方法让张师傅的梦想渐渐成为现实。如今,张师傅已经拥有了30多项专利,创新方法点燃了像他一样默默坚守基层岗位工作的一线工人对创新的热情和信心。该公司科研项目负责人崔凤也发出由衷感叹:“在国家强调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我们深刻认识到,永不止步地进行创新实践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永葆生存发展活力的必经之路”。
2008年,科技部、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创新方法在全国的推广应用,同年,内蒙古成为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创新方法培训试点省区。
2010年,自治区被批准为科技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试点省区,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开展自治区创新方法应用推广试点示范工作”的核心思想,持续、深入推动创新方法在企业及产业领域的深度应用,着力建设内蒙古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地。
掌握创新方法,就拥有了更开阔的思路和开放的眼界,也就有了改变当下和探索未来的更多可能,这是创新方法最大的魅力所在。
我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企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建设一个集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应用载体、政策措施、信息化平台于一体的创新方法应用推广资源体系,着力构建在重点产业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践行创新方法的常态机制,摸索出具有区域特色创新方法应用推广模式。
2014年,在自治区科技厅的大力推动下,内蒙古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地加强与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经信委、科协的协调与沟通,五部门联合签发《关于加强自治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
相关部门先后组织了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专家咨询会,专门针对中小产业聚集区企业及节能减排重点企业制定创新方法培育方案,联合举办了内蒙古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小企业创新方法深度应用培训班,形成了自治区多厅委共同推动创新方法工作的合力,为创新方法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提供了指引和政策保障。
相关部门对创新方法工作部署的顶层设计与推动,为自治区企业创新方法应用与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7年1月,在自治区科技厅的指导下,由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发起成立了内蒙古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联盟,目前成员涉及65家单位,集结政府、产业园区、高校、企业等多方力量,构建出协同推广体系,形成了一整套资源整合、模式连贯,具有系统性、全局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推广模式。联盟依托生产力中心为工作基点,以组织实施“创新三师”培育和创新方法试点示范企业培育为工作重点,在着力推进我区创新方法推广工作全面铺开的基础上,进一步做深入、做扎实。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联盟的成立,进一步集聚了自治区创新方法研究推广和应用领域的优秀资源,打造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创新方法推广应用链条,构建了创新方法应用型人才培育平台,全面提升了自治区创新方法实践水平和应用能力,推进了原创科技成果的催生和转化。
自治区科技厅高度重视创新方法工作的开展,先后组织制定了创新方法工作的“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2013-2015),细化了《内蒙古创新师资管理办法》,使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还起草了《在科技重大专项中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实施方案》,并组织了18个重大项目承担单位参训。
从2010年至今,自治区共认定4批创新方法试点企业总计43家,培育了一批创新方法应用人才,解决了一批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
通过创新方法的推广和深入,伊利集团解决了160g自动装盒机盒子封合、自动转杯装置改善挤杯等6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中国农机院呼和浩特分院学员解决了防止方捆机捡拾喂入系统堵塞等问题,亿利资源学员应用创新方法解决了蓝藻养殖过程中粘壁的问题……
如今,我区一批又一批的一线技术骨干和工程师们系统地学习创新方法,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开放的思路、更加高效的实践,在不断提升个人能力的同时,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解决更多关键难题,为企业带来更多实际效益,成为推动企业发展转型的有力推手。
越来越多的企业构建了与创新方法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培育了一批创新工程师,并且将创新方法逐步深入地植入到日常技术研发工作中,不断夯实企业创新根基,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伴随创新方法的逐渐深度推广应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时代所赋予企业智能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使命定会实现。
当前我区经济转型升级任务紧迫,经济下行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迫使传统企业尽快寻找新的突破,由此带来的针对创新资源的需求日益凸显。但是,自治区的整体创新氛围较发达省区仍然有一定差距,在人才培育、创新文化建设方面比较保守而被动,投入不足。
创新方法深度应用推广工作开始之初,自治区科技厅对部分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培训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在企业内训中,真正为技术人员量身定制的公共培训课程非常有限,企业创新人才基础薄弱、创新方法学习和应用的意愿不强,这些成为自治区创新方法推广工作的最大障碍。
对于多数企业和一线技术人员而言,创新方法是一个新的解决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的工具,因此,还需要政府大力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应用,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持续推进。要让企业和一线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创新方法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使创新方法为自治区创新发展长久而持续地发挥支撑作用。
相关专家提出,自治区积极开展区域创新方法深度应用工作,通过丰富的宣传层面和持续的培训跟踪,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推进我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我区分别引入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中心等优质资源,开展创新方法的试点、示范工作,采取国内、国际、区域合作,结合本土核心师资,研究多种教学模式,累计举办5天以上深度应用培训班18个,参训人数达740多人;累计培养创新工程师400多人,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400多个,产生解决方案4000多个,产生专利429个,其中发明专利116个,预期经济效益达7.6亿元。
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黄彦斌告诉记者,创新方法是自治区支持企业创新的有效手段,也是一个长足发展的科技服务事业。下一步,自治区科技厅等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基础与保障工程、合作与交流、创新方法基础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夯实企业创新服务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作出更大贡献。